1 病原
引起鴨絳蟲病的常見絳蟲有矛形劍帶絳蟲、美麗膜殼絳蟲、片形皺褶絳蟲等。
鴨矛形劍帶絳蟲呈乳白色,前窄后寬,形似矛頭,由 20~40 個頭節組成,其頭節小,上有 4 個吸盤,頂突上有 8 個小鉤。 睪丸有 3 個,橢圓形排列于生殖孔的一側,生殖孔位于節片上角的側緣。
卵巢呈棒狀分支,左右兩半,位于睪丸和生殖孔的對側。 蟲卵呈橢圓形,大小為 101~109 μm×82~84μm,其中,六鉤蚴呈橢圓形,大小為 32×22μm。鴨美麗膜殼絳蟲長 30~45 mm,全部節片的寬度大于長度。 頭節呈圓形,較大,有 4 個吸盤,吻突較短,上有吻鉤 8 個。 睪丸有 3個,呈圓形或橢圓形,直線排列于節片下邊緣。 卵巢呈分瓣狀,位于3 個睪丸上方,六鉤蚴呈卵圓形,大小為 23×16μm。
鴨片形皺褶絳蟲屬于大型絳蟲,長度為 200~400 mm,寬 2~5 mm,其真頭節較小,易脫落,上有4 個吸盤,吻突上有 10 個小鉤。 真頭節后有 1 個很大,呈掃帚狀的皺褶假頭(實際是附著器),大小為 1.9~6.0 mm×1.5 mm。睪丸 3 個,為卵圓形。卵巢呈網狀分布,串連于全部成熟孕節片,子宮也貫穿整個鏈體, 孕節片內的子宮為短管狀,管內充滿蟲卵(單個排列)。 蟲卵為橢圓形,兩端稍尖,外有一層薄而透明的外膜,蟲卵大小為 131×74 μm,內含六鉤蚴。
2 生活史
鴨矛形劍帶絳蟲只有 1 個中間宿主,即劍水蚤。 孕節片或蟲卵隨終末宿主的糞便排到體外,在水中被中間宿主劍水蚤吞食后發育為似囊尾蚴。 鴨、鵝、雞等因吞食了含似囊尾蚴的劍水蚤而被感染。 經 19 d 發育,幼蟲成為成蟲。
鴨美麗膜殼絳蟲的發育也需要 1 個中間宿主,如甲殼類或螺類。 終末宿主,如雞、鴨等因食入含有成熟似囊尾蚴的中間宿主而被感染。
鴨片形皺褶絳蟲的中間宿主為橈足類,包括劍水蚤、鏢水蚤等。 在 14~18 ℃條件下,蟲卵在劍水蚤等體內經 18~20d 發育為成熟的似囊尾蚴。 鴨等吞食了含似囊尾蚴的中間宿主后 16 d,似囊尾蚴發育為成蟲。
3 臨床癥狀
病鴨腹瀉,食欲不振,生長發育受阻,貧血,消瘦,其小腸內可見大量絳蟲寄生,小腸有明顯的腸炎變化,嚴重時蟲體阻塞小腸或造成腸穿孔。
矛形劍帶絳蟲患鴨的小腸內可檢出成蟲,糞便中可檢出孕節片和蟲卵。 美麗膜殼絳蟲患鴨小腸內可檢出成蟲。 對片形皺褶絳蟲,需觀察到病鴨體內蟲體的特征性假頭(呈掃帚狀),并結合蟲體較長的特征才能確診。
4 防治
氫溴酸檳榔堿,每千克體重 1.0~1.5 mg;硫雙二氯酚,每千克體重 100~200 mg;吡喹酮,每千克體重 10~15 mg;阿苯達唑,每千克體重 20~25 mg;氯硝柳胺,每千克體重 50~100 mg。